【南方日報】揭秘!中國援外抗疫最長時間專家組,在塞爾維亞做了什么?
? ? ? ?因新冠肺炎疫情再度蔓延,當地時間7月3日,位于巴爾干半島的歐洲小國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
? ? ? ?萬里之外的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看到新聞心不由得揪了起來,“希望塞爾維亞一切安好?!?/span>
? ? ? ?他所在的中國赴塞爾維亞抗疫醫(yī)療專家組,是中國派出的援外抗疫醫(yī)療專家組中援助時間最長的一支隊伍。啟程時,塞爾維亞正風雪交加,疫情告急?;貒?,當地已進入夏天,疫情已趨平穩(wěn),復工復產火熱開展。
? ? ? ?援塞82天,這些來自廣東的專家做了什么?帶去了哪些改變?
碰肘禮、同心結和中國菜
? ? ? ?3月中旬,全球疫情正在快速蔓延,塞爾維亞疫情告急。當地時間3月15日,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的一段電視講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 ? ? ?面對全球觀眾,武契奇宣布塞爾維亞進入緊急狀態(tài),并向中國求援。他含淚表示,當困難來臨之時,唯一會向塞爾維亞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中國。
? ? ? ?面對“鐵桿朋友”塞爾維亞的請求,中國迅速響應,不但送去大批援助物資,還選派富有經驗的醫(yī)療專家援塞。這一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有著豐富“抗非”經驗、快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廣東來承擔。
? ? ? ?當地時間3月21日,在發(fā)出求助后不到一個星期,塞爾維亞迎來了來自中國廣東的“逆行英雄”。他們是廣東省疾控中心、廣東省人民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的6人專家組,飛機上還滿載著口罩、呼吸機、醫(yī)療物資、藥品。
? ? ? ?援塞醫(yī)療專家團隊來自傳染病防治、呼吸與危重癥、急診、感染、心理衛(wèi)生等專業(yè),覆蓋了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的關鍵領域。
? ? ? ?在塞爾維亞,他們受到了最高禮遇。總統(tǒng)武契奇親自到機場迎接,與每一個醫(yī)療隊員行“碰肘禮”。他將中國和塞爾維亞的國旗打了一個同心結,并深情親吻五星紅旗。這一幕迅速刷爆中國的社交網絡。
? ? ? ?抵達在塞駐地,專家們的第一頓飯竟然是熟悉的中國口味。塞爾維亞不僅在出行上全程以國賓禮相待,還專程請了中國大廚,并安排了精通中塞雙語的翻譯。異國他鄉(xiāng),并不孤單。
? ? ? ?還沒倒過時差,專家們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走訪,足跡遍布該國各大臨床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研究所、病毒檢測實驗室。
4月20日,專家組走訪中國企業(yè)參與建設的火眼實驗室
? ? ? ?專家組組長、廣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彭志強介紹,雖然當時塞爾維亞的確診病例并不多,但核酸檢測能力嚴重不足,國際往來頻繁,也為疫情防控帶來巨大挑戰(zhàn)。
? ? ? ?經過“摸底”了解,結合中國經驗、廣東做法,專家組無私地向塞方提出了多項防控建議,包括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增加核酸篩查點、建設方艙醫(yī)院、建立心理疏導機制等。塞爾維亞總統(tǒng)、總理、衛(wèi)生部長等高層領導多次聽取并采納專家組建議,及時調整國家疫情防控的總體策略。
“中國”身影踏遍塞國
? ? ? ?疫情防控體系的“框架”搭好,廣東專家們把目光轉向了醫(yī)院、研究所等疾病防控與救治一線,現場指導,“查漏補缺”。
? ? ? ?3月25日,專家組來到貝爾格萊德一家收治重癥病人的定點救治醫(yī)院,實地考察醫(yī)院救治布局。
? ? ? ?這是來自中國的專家第一次進入塞爾維亞隔離病房。中山一院的呼吸與重癥專家郭禹標、中山三院的傳染病專家林炳亮穿上防護服,中山一院急診科副主任熊艷在他們的防護服上寫下“郭中國”“林中國”。
3月25日,熊艷在即將進入隔離病房的林炳亮的防護服上,寫下“林中國”
? ? ? ?在萬里之遙的異國隔離病房,他們代表著中國,向同樣遭受疫情襲擊的人類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這一張照片,被媒體報道后再度“刷屏”。
? ? ? ?“實地看過,才能更好地發(fā)現問題?!惫順苏f,他們發(fā)現隔離病區(qū)里污染區(qū)、半污染區(qū)、清潔區(qū)的劃分不明確,增加了醫(yī)務人員的感染風險。專家組立即向當地醫(yī)院分享了中國“雙通道三分區(qū)”的院感防控經驗。
4月23日,為更好地解釋“雙通道三分區(qū)”,專家組在醫(yī)療機構畫圖講解
? ? ? ?諾維薩德是塞爾維亞的第二大城市。在抵達塞爾維亞的第6天,專家組來到諾維薩德臨床醫(yī)院走訪。該院院長認為醫(yī)院的院感防護已足夠牢靠,對中國專家指出的院感問題,并未掛心。
? ? ? ?作為傳染病專家,林炳亮深知,“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就曾眼睜睜地看著戰(zhàn)友因被患者感染而倒下。
? ? ? ?“說實話,我當時真的有些急了。我們不是去指點幾句就完事了,既然塞爾維亞把我們當自家人,我就要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情?!绷直琳f。
? ? ? ?沒有猶豫,他以中國曾經的經驗和教訓,向院長直言問題關鍵。最終院長承諾進行改進。當專家組第二次到訪時,該院的防護措施果然有了很大進步。院長拿出一件嶄新的白大褂,親手給林炳亮披上:“送你白大褂,你就是我們的醫(yī)生了?!?/span>
4月4日,專家組幫助塞爾維亞一線醫(yī)護人員穿戴防護用品
? ? ? ?肆虐的疫情給人們帶來心理創(chuàng)傷。疫情發(fā)生后,塞爾維亞開通了心理熱線,第一天就接到了2000多個電話。
? ? ?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廣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心理科主任醫(yī)師侯彩蘭結合當地實際,提出了對醫(yī)護、患者及家屬、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進行心理評估并分級分階段開展心理干預的建議,被一一采納。不久后,在塞爾維亞的定點救治醫(yī)院和方艙醫(yī)院,心理科醫(yī)生漸漸成為“標配”。
馳援武漢后,他們來到塞爾維亞
? ? ? ?原定15天的馳援行程很快結束,但此時,塞爾維亞的疫情仍處于上升期。應塞方請求,中國專家組延長了15天援助時間。待30天期滿,塞爾維亞再次挽留中國專家。
? ? ? ?援助時間一延再延,專家組提出了輪換專家的建議。塞方也希望中國能派護理專家參與指導臨床救治,特別是有武漢抗疫經驗的專家。另一方面,夏天即將來臨,廣東專家們帶去的物資消耗大半,也沒有帶夏天的衣物。
? ? ? ?根據中塞雙方的協(xié)商安排,5月3日,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的3位專家成守珍、劉大鉞、唐可京抵達塞爾維亞進行輪換。同時,郭禹標、熊艷、侯彩蘭3位專家完成先期工作,乘坐同一架飛機啟程回國。
? ? ? ?輪換的專家里,成守珍、劉大鉞都是廣東省援助武漢醫(yī)療隊的隊員。他們剛從武漢返回廣州結束休整,又趕赴塞爾維亞。
? ? ? ?中山一院護理部主任成守珍2月7日抵達武漢。在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西院區(qū),她帶領護理團隊用過硬的技術為重癥、危重癥患者進行精心護理,梳理出各類經驗指南、流程規(guī)范。
? ? ? ?除夕夜,中山一院院感專家劉大鉞緊急出征武漢,進駐患者最多、病情最重的武漢市漢口醫(yī)院。在這里,他重新設計改造隔離分區(qū),梳理制定了院感防控的系列制度流程。他們帶來的武漢抗疫寶貴經驗,對塞爾維亞無異于“雪中送炭”。
? ? ? ?唐可京是呼吸與危重癥領域的專家。她向塞方介紹了中國使用CT進行新冠肺炎影像檢查的經驗,促進了當地病例的早發(fā)現早治療。
5月7日,塞爾維亞解除國家緊急狀態(tài),開放部分邊境。5月11日起,塞爾維亞部分開放幼兒園,5月18日部分國際航線通航,全國開始復工復產。
? ? ? ?“路上的人多了起來,企業(yè)也重新開工。但此時若忽視了防護,聚集性疫情就隨時有可能發(fā)生?!眲⒋筱X說。中國專家組分享了中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經驗做法,提出實用建議。他們還變成“應急救火隊”,指導發(fā)生了聚集性疫情的場所加強防控。
5月16日,專家組向在塞中資企業(yè)捐贈物資
? ? ? ?在塞爾維亞各省市,醫(yī)務人員和民眾們都盼著中國專家的到來。穿著紅色工作服的中國專家一出現,都會受到熱烈歡迎。專家組走訪了許多中資企業(yè),現場指導和科普??吹綄<医M的“中國紅”,當地華人華僑就吃下了“定心丸”。
5月17日,專家組走訪在塞中資企業(yè)
臨別前,塞爾維亞給他們送泥土
? ? ? ?援塞82天,專家們和塞醫(yī)護人員并肩作戰(zhàn),參加了150余場活動,行程遍布塞全境。他們用汗水與真心,交出了一份數據扎實的“成績單”。
? ? ? ?根據專家組的建議,塞方通過減少人群流動和密切接觸,有效降低了疫情傳播率,病例的再生指數從初期的3.4降至1.0以下;當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從初期每天不足100人份提升至現在接近7000人份;塞爾維亞成為歐洲國家中重癥率、死亡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 ? ? ?當地時間6月10日,中國抗疫醫(yī)療專家組即將啟程回國。臨別時刻,塞爾維亞總理布爾納比奇會見了專家組,并向每位成員贈送了塞爾維亞的泥土。
? ? ? ?具有特殊意義的泥土,凝聚著對中國專家們的深情與感謝。她邀請專家們待疫情結束攜家人來塞,共同慶祝勝利,感受塞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感激之情。
? ? ? ?“來的時候你們是外國人,走的時候你們是朋友!”塞爾維亞國防部部長武林說,塞爾維亞政府和人民不會忘記這段特殊時期的中塞情誼。他還為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專家組頒發(fā)了象征“保衛(wèi)國家”最高榮譽的獎章。
? ? ? ?塞爾維亞人民的友好與熱情,也給專家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 ?“從高層到民眾,塞爾維亞用一切方式在表達感謝?!眲⒋筱X最難忘的一幕,是在塞爾維亞一個小城里,當地人看到“中國衛(wèi)生”的紅色隊服認出了專家組,紛紛前來合影。他們口音不同,卻不約而同地用塞語或漢語向中國專家說“謝謝”。有一對老人,見到專家組專門停下腳步,深深鞠躬。
6月26日,專家組返穗,平安回家
? ? ? ?“我們和塞爾維亞,都是走過苦難的民族。鐵桿兄弟,更要互幫互助?!绷直琳f,此次赴塞馳援抗疫,讓他深切感受到建設人類健康共同體的重要性。如今在他們心里,塞爾維亞也是第二故鄉(xiāng)。
? ? ? ?如今,他們已經回到闊別已久的廣州,但仍然持續(xù)關注著塞爾維亞最新的疫情情況?!捌诖谖磥?,帶著家人一起去塞爾維亞,看看奮斗過的地方?!迸碇緩娬f。
【記者】朱曉楓 李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