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志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醫(yī)案分享(11-20篇)

發(fā)布人:中醫(yī)科 發(fā)布日期:2022-12-30

醫(yī)案十一

???????????????????????????????????????

診日期: 2022.3.22

主訴:大便異常數月

現(xiàn)病史:患者數月前開始出現(xiàn)大便異常,表現(xiàn)為進食后,即欲排便。為稀便,但時有腹痛。尿濁,進食生冷食物后尤甚。喜歡喝水。精神差,納尚可,睡眠尚可。無里急后重感,無粘液膿血便,無口干口苦。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形體消瘦。雙手指甲月牙6個。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下利

證候診斷:脾胃寒濕 上焦熱

西醫(yī)診斷:腸功能紊亂?

???法:燥濕運脾,清上焦熱

???方:陳皮10g??蒼術10g??厚樸9g?干姜6g??桔梗10g??浙貝母15g??炙甘草6g???山藥15g??芡實15g???雞內金10g???神曲20g??七劑,顆粒劑 每日一劑

復診:2022.3.29復診,大便較前成形,查體: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

治療:守前方繼續(xù)治療一周。

心得體會:患者進食后給予排大便,大便質稀。時有腹痛,進食生冷后尿濁,考慮脾胃有寒,但患者喜飲,考慮存在熱象,故方中予桔梗,浙貝母清肺熱,待肺熱清后,在溫中,應能取得良好效果

???????????????????????????????

指導老師評語:傷寒論第273條太陰病提綱: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因此考慮患者為太陰病。脾屬太陰,故考慮患者中焦脾胃虛寒。當用理中湯。但太陰病為里寒證,傷寒論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但該患者喜飲,考慮上焦有熱,故當先清上焦熱。上焦熱清了之后,則可與以理中湯之類,對于六經辨證一定要全面,同時還要注重患者的各種癥狀,抓細節(jié)。就這樣才能用藥精準。

?

醫(yī)案十二??

診日期: 2022.9.6 初診、復診 發(fā)病節(jié)氣:白露

主訴:雙側頭痛三年余

現(xiàn)病史:患者三年前開始出現(xiàn),兩側太陽穴處疼痛,伴失眠,難入睡,睡眠淺,頸部酸痛,咽部不適,時有稀白痰,頸部怕風,在省中醫(yī)院就診后睡眠改善,但仍有兩側頭痛,偶有胃部不適,食納可,大便兩次/天,成形,小便黃。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質淡,苔微黃厚膩,舌尖紅,舌下靜脈瘀,脈弦,雙手指甲不平。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頭痛 喉痹 不寐

證候診斷:少陽頭痛,少陰喉痹,肝血不足,瘀熱證。

西醫(yī)診斷:頭痛、失眠癥 胃炎

???法:通絡止痛,和解少陽,解肌,安神

???方:葛根15g?麻黃6g,桂枝6g,苦杏仁9g,黨參9g,大棗10g,甘草9g,柴胡9g,黃芩9g,半夏9g,蜈蚣9g,當歸10g,黃連3g,干姜9g,桔梗9g,酸棗仁20g,全蝎6g.

復診:服藥一周后兩側頭痛好轉,但仍然存在,頸部偶有酸痛,咽中有痰難咳出,胃痛好轉,納可,大便稀,每天2~3次,小便黃。口干,偶有口苦,自汗。查體,舌尖紅,邊有瘀痕,苔黃厚膩,舌下靜脈瘀,脈弦。

治療:前方基礎上加用白芍、細辛止痛。

心得體會:患者頭痛日久,特點表現(xiàn)為兩側頭痛,伴有頸部酸痛,因此除了考慮少陽頭痛之外,還需考慮太陽傷寒,治療上可以桂枝湯加小柴胡湯為主,對于頑固性頭痛,可適量加用蟲類藥祛風通絡止痛,效果好。同時,要兼顧患者其他癥狀,患者胃部不適,時有疼痛,故予半夏瀉心湯治療患者胃部不適。 ???????????????????????????????????????

指導老師評語:頭痛有少陽頭痛,有厥陰頭痛,少陽頭痛,陽明頭痛,因此在臨床中一定要分清楚,少陽頭痛多表現(xiàn)為兩側頭痛,厥陰頭痛為巔頂痛,太陽頭痛多于頭后部疼痛,頭痛有一經病變,也有多經病變,對于頑固性頭痛,適量加用蟲類藥祛風通絡止痛,效果好。

?

醫(yī)案十三

診日期: 2022.9.20

主訴:面部痤瘡一年余

現(xiàn)病史:患者一年前開始出現(xiàn)面部痤瘡,面部可見紅色丘疹,有膿包,心煩浮躁,易疲勞,四肢欠溫,夜間易醒,醒后口干,食納可,大便稀。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淡苔,稍膩,脈濡弦。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痤瘡 不寐

證候診斷:厥陰病

西醫(yī)診斷:痤瘡

???法:清上溫下

???方:烏梅30g,黃連10g,黃柏6g,附子6g,桂枝10g,細辛3g,川椒3g,干姜6g,黨參10g,當歸6g??7劑,顆粒劑,囑患者復診

復診:患者9.27復診,復診時,患者痤瘡新發(fā)較前明顯減少,下半夜醒的次數減少,四肢轉溫,醒后仍稍渴,仍易疲勞,查體:舌淡,苔膩,脈濡弦。

治療:前方基礎上加黃芪20,黃柏10,繼續(xù)服用14劑。

三診:患者諸證好轉,沒有新發(fā)痤瘡,睡眠明顯改善,大便成形,查體:舌淡,苔薄,脈弦細,繼續(xù)吃七劑鞏固療效。

心得體會:患者夜間醒后口干,大便稀,四肢欠溫,考慮厥陰病,故用烏梅湯。復診時,患者癥狀好轉,加用黃芪增強補氣行血之力,但仍口渴,加大黃柏,滋腎除渴?;颊唠m以痤瘡為主癥,但治療時應考慮整體,這就是六經辯證的優(yōu)勢。 ???????????????????????????????

指導老師評語:此患者說明,臨床上,只要有符合六經病的證侯,辯證準確,治療時不必盯著患的某一癥狀,而是要整體治療,這更體現(xiàn)了中醫(yī)的整體觀念。此病抓住患者夜寐易醒,傷寒論中說,厥陰病欲解時,丑至寅,患者醒后口干,四肢欠溫,大便稀等,符合厥陰樞機不利,寒熱錯雜的病機,故烏梅丸有奇效。

?

醫(yī)案十四

就診日期: 2022.9.14?

主訴:失眠3

現(xiàn)病史:患者入睡難,有時整夜難以入睡,就診時,患者坐立不安,記憶力下降,反應能力下降,每日靠服用“安定片10mg”才可入睡,時有胸痛,乏困無力,納少,無口干口苦,無頭暈,二便調。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查體:舌質紅,苔薄黃,舌下靜脈曲張,脈弦細。

輔助檢查:多次檢查心電圖、胸片、胸部CT、頭顱CT未見異常。

中醫(yī)診斷:不寐

證候診斷:痰熱內擾,肝氣郁結。

西醫(yī)診斷:失眠癥。

???法:化痰安神,疏肝理氣

???方:茯苓15g,半夏10g,枳實10g 陳皮5g, 大棗15g,香附15g,郁金15g,珍珠母30g,酸棗仁30g,川楝子15g,元胡15g,合歡花6g,煅龍骨30g,煅牡蠣30g,柏子仁15 麥冬15.14劑,顆粒劑,每日一劑

復診:2周后復診,患者睡眠改善,精神改善,無坐立不安,停安眠藥每晚可入睡,每晚可睡5小時。查體: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繼續(xù)原方治療14劑。

心得體會:失眠中醫(yī)叫不寐,主要是因為陽不得入陰常留于陽而導致,失眠病因有虛有實,實中痰熱內擾最多見,肝氣郁結,心火旺亦不少見,虛證多由于脾虛或氣血虧虛導致。此患者痰熱與肝郁并見,自然難以入眠,治療時清熱化痰,疏肝行氣安神,自然能取得好效果。

指導老師評語:治療痰熱內擾,溫膽湯最為經典,溫膽湯原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或夢寐不詳,或異象感惑??或短氣悸乏,或復自汗,四肢浮腫,飲食無味,心虛煩悶,坐臥不安?!?,在治療過程中,需隨癥加減,兼心腎不交加用交泰丸交通心腎;兼肝氣郁結加用香附、郁金,行氣開郁,痰濁兼盛,加以膽星、石菖蒲;痰蒙清竅者,加入煅龍牡、珍珠母,以重鎮(zhèn)安神。

?

醫(yī)案十五

診日期: 2021.12.7

主訴:背部皮膚灼熱兩月余

現(xiàn)病史:患者2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右側腋窩麻感,后逐漸進展為右側腋下燒灼熱感,夜間側臥后麻木,繼而背部灼熱感,無皮疹等。肩部酸痛。天氣炎熱時背部多汗,汗出如水,天氣轉涼后多汗減少,夜間頭汗多,口干口苦,臍右側肌肉疼痛,平素易腹瀉,大便1-2/日,或偶有便秘,大便質粘,小便黃,無夜尿,納可,眠尚可。

既往史:飲酒史,長期冷水沐浴。轉氨酶升高(原因不明),血糖升高。有高尿酸血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青紫尖紅,苔白膩,脈右寸浮,余沉滑。指甲不平。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少陽病,厥陰泄瀉,盜汗

證候診斷:太陽表虛,營衛(wèi)不和

西醫(yī)診斷:感覺異常查因,胃腸功能紊亂

???法:調和營衛(wèi),和解少陽

???方:柴胡10g?黃芩10g?法夏10g??生姜3片 黨參15g??大棗10g?炙甘草10g??桂枝10g??白芍15g??陳皮10g??昆布30g??牡蠣30g?黃連5g??附子5g??干姜5g???細辛3g??當歸10g??牡丹皮10g??烏梅15g???丹參破壁1袋 ??顆粒7劑,并制為膏方服用2

復診:患者于20220104日復診,服前藥后皮膚灼熱感消失,但仍有雙側腋下、左肩胛及右側腰部、臍右側皮膚疼痛,夜間明顯。飲酒控制,體重下降,口干口苦,大便2/日,便爛,小便臭,無夜尿。

查體:舌淡紫苔白膩,脈沉滑。

處方:守上方加雞血藤20g??紫草15g??茯苓20g?

心得體會:患者夜間皮膚灼熱明顯。仲景明言: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fā)熱六日、厥反九日,復發(fā)熱三日,并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再加之厥陰病提綱條文: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下之,利不止。就已經告訴提示了心中疼熱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了后背發(fā)熱;陰陽氣不相順接的臨床表現(xiàn)?!秱摗吩疲悍藏收撸庩枤獠幌囗樈?,便為厥。就是因為陰陽氣不相順接,所以厥陰病寒熱錯雜,死證最多。予以烏梅丸加減。?

? ? ?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方證辨證,即有是證,用是方的辨證方法,有稱之為“方證對應”的,有稱為湯證(或方劑)辨證的,此為《傷寒雜病論》之一大特色。不少疑難重癥,在書中不僅有精辟論述,而且從方證辨證角度出示了高效方藥。當代不少中醫(yī)學家稱《傷寒雜病論》是“治療疑難病的專書”,“經方能起大病”等,經方大家胡希恕老先生更是提出了“辨方證是辨證的尖端”,其一生的醫(yī)療實踐證實了《傷寒雜病論》的方證辨證體系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方證辨證體系的主要內容,雖由“方”和“證”兩方面組成,但其關鍵和核心在于“證”。即首先要病者身上確實有客觀存在的“證”,才能去討論相應的“方”;客觀的證決定了主觀的方,有是證,才立是方,有是證,才用是方。該患者三經合病,因此使用3個方合用。

?

醫(yī)案十六

就診日期: 2022.8.4

主訴:失眠3-4

現(xiàn)病史 夜間口渴嚴重,需要飲水大約1L才稍微緩解,仍渴。無畏寒,汗出較多,滿頭汗,口干口苦冬季更明顯,頭暈,精神差,坐下就想睡覺,失眠,難入睡。納可,夜尿多,2-3次,大便正常,腰酸。 ????????????????????????????????????????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紅苔黃膩,脈沉細弱,指甲不平,月牙少,158cm56kg。

輔助檢查:輔助檢查:202119日外院:肝臟多發(fā)囊腫、脂肪肝;左腎少量積液。

中醫(yī)診斷:不寐 自汗

證候診斷:少陽自汗證 ?少陰不寐證 ?

西醫(yī)診斷:失眠,肝囊腫,脂肪肝,腎積液

???法:和解少陽,養(yǎng)陰安神

???方:柴胡10g ?黃芩10g ?法半夏10g生姜3片 太子參15g 大棗10g炙甘草5g ?????????黃連6g ?生地20g ?麥冬15g ?天冬15g ?當歸10g 女貞子15g ?墨旱蓮15g ??陳皮10g??茯苓15g ?酸棗仁20g ?知母10g??天花粉15g ?防己15g ?阿膠3g???????顆粒*7 并制為膏方

復診:患者于20221014日復診, 服前藥后上證好轉,夜間口干明顯緩解。處方:守上方為膏方服用

心得體會:黃連阿膠雞子黃湯為《傷寒論》方 ,主治“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煩 ,不得臥”。辯證要點為心中煩躁 ,輾轉不眠 ,手足心熱 ,口干盜汗 ,小便短赤 ,舌質紅、脈弦。雞子黃不可與藥同煮 ,應該用煮好后的湯液沖服 ,雖味腥難咽 ,但效果明顯 ,一般兩劑后病人可平煩躁而安靜。若陰虛明顯 ,加用麥門冬、天門冬、五味子、生地黃等。用小柴胡湯疏解膽熱,用益胃湯補陰生津,緩解口渴癥狀。同時配以酸棗仁知母,養(yǎng)心安神。

? ?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失眠癥治療關鍵在辨證論治。臨床中靈活選用經方 ,可以有很好的療效。但需提出的是 ,經方應用時也要注意隨證加減 ,藥量也應因人因證而異 ,不能生搬硬套、原方照抄。而且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方結合使用 ,能取得更好的療效。經方還可配合時方、土方 ,取長補短 ,提高療效。失眠癥的治療是復雜而且持久的過程 ,不能偏執(zhí)于方藥的作用 ,要重視病人的心理、生活習慣等方面的調節(jié)才能夠達到治愈目的。

?

醫(yī)案十七

?

診日期:2022.10.24

主訴:舌頭不適、脹大感半年余。

現(xiàn)病史:20228月洗澡后吹空調,之后出現(xiàn)舌頭不適,舌頭脹大感,曾多次在外院就診(具體不詳),無明顯好轉,現(xiàn)患者仍有以上癥狀,伴口淡,口水多,飲水多,無口干,無口苦,飲食可,無頭痛,大便爛,睡眠欠佳,凌晨一到兩點即醒,醒后不能再入睡,夜尿2~3次,無頭暈,無腰酸,無出汗,無噯氣反酸,無腹脹腹痛,無畏寒患。

既往史:高血壓病史,血壓控制可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質稍暗,苔微黃脈弦細,尺脈弦,舌下靜脈瘀,雙手指甲有豎紋,無光澤,月牙三個。Bp181/80mmHg ?身高158cm ?體重80kg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太陽病 ?不寐

證候診斷:脾虛夾濕夾瘀

西醫(yī)診斷:高血壓病 ?肥胖癥

???法:祛風散寒,溫中健脾,安神

???方:麻黃9g,桂枝9g,白芍12g,生姜9g,大棗15g,炙甘草6g,干姜15g,白術15g,黨參15g,附子6g,遠志10g當歸10g,陳皮15g,茯苓15g,昆布30g,牡蠣30g,蓮子15g,芡實15g,?酸棗仁30g,澤瀉15g,豬苓15g,燈盞花10g。???7劑 ?顆粒劑

復診:2022.11.1復診 患者仍有舌頭不適,口口淡減輕,口水較前減少,服藥后睡眠改善,凌晨3:00左右醒,每日1~2次大便偏爛,夜尿2次,口不干,嘴唇干,無口苦,下肢有沉重感。查體:舌質暗有裂紋,苔黃,脈弦尺脈弱。Bp181/90mmHg

治療:守前方去麻黃,改桂枝為6g,加山藥30g,?石決明30g三七5g,蒼術10g??水蛭5g??七劑顆粒劑

三診2022.11.10 服藥后,癥狀上午好轉,但是下午仍然有舌頭脹,覺得舌頭粗有顆粒感,雙下肢無力,有沉重感,大便稍爛,但較前成形,每日兩次,食納可,睡眠改善,醒的時間推后,口淡繼續(xù)減輕。

查體:舌暗苔白,脈弦細,尺脈弱,血壓195/85mmHg。??

治療守前方繼續(xù)服用7劑。

心得體會:該患者初診時因為癥狀不典型,不知從何下手,患者有脾虛,有高血壓,有血瘀,但舌頭脹大和以上并沒有明顯關系,因此如僅僅用健脾祛濕化瘀活血之法,可能效果不佳,因此可以根據患者的病史,從六經辨證,患者是因為洗澡后吹空調導致的癥狀,因此需要考慮外邪,太陽病,外邪不解,傳太陰,故見大便稀,傳少陰,故見夜尿?;颊叨\時,因血壓明顯升高,故加用石決明潛陽,患者唇干,故去麻黃,加用蒼術、水蛭、三七加強活血通絡。

指導老師評語:該患者癥狀較少見,癥狀不典型,但患者有洗澡后吹空調的重要病史。因此從六經辯證考慮患者外感風寒后,寒邪入內,導致太陽經病變,因此用麻桂各半湯,邪傳太陰,脾受損,故見口干,下利,傳少陰,腎受損,故夜尿多,早醒。因此治療上,予麻桂各半湯+理中湯+二陳湯為主,確會起效?;颊吒哐獕翰?,形體肥胖,需加用蒼術、水蛭、三七、天麻等藥活血通絡,現(xiàn)在藥理學研究,以上藥物均有降脂、軟化血管等作用。

?

醫(yī)案十八

就診日期:2021.11.19

主訴:發(fā)現(xiàn)HBsAg陽性10余年,肝功能異常3月。

現(xiàn)病史:患者自幼發(fā)現(xiàn)乙肝表面抗陽性,肝功能均正常,未進行規(guī)則治療,3月以前在當地醫(yī)院就診,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315U/L,谷草轉氨酶102U/L,予甘利欣等治療后肝功能好轉,有口干口苦,20221118日外院復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636U/L,谷草轉氨酶203U/L,總膽紅素21.6umol/l,HBVDNA:7.21*107/L,伴口干口苦,精神一般,二便正常,食納可。

既往史:無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形體肥胖,面部痤瘡,舌淡紅,苔白膩,脈弦,雙手月牙少。

輔助檢查:20211118:外院 肝功能:谷丙轉氨酶:636U/L,谷草轉氨酶203U/L,總膽紅素21.6umol/l,HBVDNA:7.21*107/L

中醫(yī)診斷:肝著 少陽病 肝血不足

證候診斷:肝膽濕熱

西醫(yī)診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輕度)

???法:清熱解毒,疏肝利膽,和解少陽

???方:柴胡9g,黃芩9g,半夏9g,黨參15g,大棗15g,炙甘草9g,雞內金30g,陳皮10g,茯苓15g,昆布30g,牡蠣30g,山楂30g,皂角刺10g,蒼術15g,蜈蚣6g,當歸10g,熟地黃20g,白芍15g,川芎9g,桃仁九9g,紅花9g,白背葉根10g??膏方2個月

復診:2022.1.21?患者手腳易出汗,余無明顯不適,飲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無口干口苦。復查肝功能已正常。查體:舌紅,苔根部白膩,舌尖紅,脈弦。

繼續(xù)守前方加用紅芪10g ?2月膏方

心得體會:患者自幼HBsAg陽性,一直免疫耐受,3月前開始肝功能異常出現(xiàn)免疫激活,此時是抗病毒治療的好時機,中醫(yī)藥亦可以抗病毒,根據患者癥狀,患者有肝膽濕熱,有少陽證,因此用小柴胡湯加減抗病毒治療,在我科的臨床研究中,小柴胡湯具有良好抗病毒療效。患者雙手月牙少,考慮肝血不足,因此給與四物湯治療。抗病毒治療不是必須清熱解毒,補肝養(yǎng)肝血亦可抗病毒治療。

? ? ?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患者經歷了很明顯的免疫耐受器,免疫激活期,此時抓住了時機采取了抗病毒治療,非常正確。我們既往對中醫(yī)四步免疫化纖療法治療乙肝進行了長期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小柴胡湯亦有抗病毒療效。但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定期檢測患者肝功能,如患者出現(xiàn)明顯黃疸,則用藥需謹慎,不能再用激活免疫的藥物。

? ?

?

醫(yī)案十九

就診日期: 2022.9.12

主訴:頭暈2月余

現(xiàn)病史:患者2月余前開始出現(xiàn)

既往史:患者2月前開始出現(xiàn)頭暈,心煩,惡心,欲嘔,上半身出汗,口干,怕風,晨起有白色黏痰,頸肩部不適,雙下肢麻木,腰酸,雙膝節(jié)酸,無口苦,心慌,睡眠一般容易醒,食納可,大便有泡沫,吃生冷食物容易腹瀉。無天旋地轉感,無頭痛。

過敏史:頸椎病

體格檢查:舌淡紅,苔白,舌下V瘀,雙手指甲有豎紋,月牙2個,脈沉弱。Bp122/70mmHg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眩暈

證候診斷:少陽病,太陽表虛 ?厥陰下利 肝血不足

西醫(yī)診斷:眩暈綜合征

???法:和解少陽,解肌去寒,健脾補腎補肝血,通絡活血

???方:葛根15g,桂枝6g,白芍15g,大棗15g,炙甘草6g,柴胡9g,黃金9g,半夏9g,雞血藤3g,黃連3g,干姜9g,茯苓15g,烏梅18g,當歸10g,川芎10g,黃精15g,牡蠣30g,丹參破壁2g ?7劑 顆粒劑 查頸動脈彩超 穴位貼敷小柴胡方

復診:2022.9.20復診,患者頭暈明顯減輕,頸部不適減輕,大便成形,無心煩,無惡心欲嘔。查體:舌淡紅,苔白,脈沉。Bp126/70mmHg

處方:繼續(xù)守前方7劑治療。

心得體會:此患者六經辯證與臟腑八綱辯證結合,六經辯證考慮三經病變,故予小柴胡湯+桂枝加葛根湯+烏梅湯加減治療,因患者有明顯肝血不足及血瘀及筋脈失養(yǎng)表現(xiàn),故予四物湯加通絡活血之藥,故取得良好效果。

? ? ? ? ? ? ? ? ? ? ? ??

指導老師評語:任何疾病都可以采取六經辯證和八綱辨證,或臟腑辨證,但是六經辨證比較全面。作為一名現(xiàn)代中醫(yī),除了中醫(yī),還要學習西醫(yī),比如眩暈的患者,最常見的原因是頸椎病,但是還有內耳眩暈癥,耳石癥、腦血管疾病,低血壓,高血壓等等,一定要分清楚原因。

?

醫(yī)案二十

診日期:2022.11.21

主訴:反復口腔潰瘍6月余。

現(xiàn)病史:患者近6個月每月月經后出現(xiàn)口腔潰瘍伴有低熱,眼癢有黃痰,吞咽困難嚴重發(fā)作時全身發(fā)熱,汗少,胃寒,口干,口苦,口臭,頭暈胸悶,氣喘,睡眠差,難入睡,納差,反酸噯氣,胸背部不適,膝關節(jié)酸脹,左腿麻木感,大便臭穢,夜尿一次,月經顏色深,無痛經。

既往史:體健

過敏史:未發(fā)現(xiàn)

體格檢查:舌質紅苔黃膩,舌尖紅,舌下靜脈瘀,指甲不平,無月牙,脈弦。

輔助檢查:無

中醫(yī)診斷:口瘡 不寐 呃逆

證候診斷:少陽病 脾胃積熱

西醫(yī)診斷:復發(fā)性口腔潰瘍

???法:和解少陽 ?降逆止呃 瀉熱解毒 通絡

???方:柴胡9g,黃芩9g,法夏9g,黨參9g,大棗九9g,甘草9g,黃連6g,天花粉15g,干姜9g,當歸10g,地黃10g,白芍10g,川芎5g,麥冬10 g?旋覆花10g,代赭石10g,蒲公英15g,蜈蚣6g,梔子10g,藿香9g,防風9g,?石膏20 g??7劑顆粒劑

復診:2022.11.28 復診 患者未再新發(fā)潰瘍,口干口苦口臭減輕,無發(fā)熱,睡眠改善,無反酸噯氣。查體:舌質紅苔黃,舌尖紅,舌下靜脈瘀,指甲不平,無月牙,脈弦。

治療:守前方繼續(xù)治療7劑。

心得體會:口腔潰瘍多屬于脾胃熱,既往經常用瀉脾散治療,效果尚可,但既往治療口腔潰瘍比較少用到六經辯證,此患既用臟腑辯證,又用六經辨證,治療起來比較全面,故治療效果更好。

指導老師評語:患者反復發(fā)作口腔潰瘍,伴有呃逆等癥狀,治療以小柴胡湯+瀉黃散+四物湯等為主,理法方藥準確,雖然患者有脾胃積熱,四物湯看似較溫補,但患者肝血不足,血屬陰,陰虛易生內熱,故采用四物湯并無不妥。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一定要加蜈蚣,蜈蚣通絡止痛,且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蜈蚣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潰瘍的愈合有好處。

?

備注:以上醫(yī)案僅供同行參考學習, 患者如未獲得專業(yè)醫(yī)師指導,請勿私下服用!